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孩子真的需要“春捂秋冻”
吗?
banner"
>
“春捂秋冻”
是我国民间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它揭示了春秋两季如何穿衣的本质,从字面理解:就是在春天捂一点儿,在秋天冷一点儿,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我在门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孩子妈妈和孩子奶奶或姥姥给孩子穿衣服不统一的情况,那么,根据“春捂秋冻”
原则,我们的孩子该如何穿衣呢?
从冬天到春天,我们的气温由寒冷转为温暖,但春天气候多变、多风,且北方供暖即将停止,室内外气温都比较低,所以孩子就应多穿衣物。
多穿衣物掌握不好度,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很多家长认为“春捂”
就是要捂,一味地给孩子穿很多衣物,导致孩子一活动就大汗淋漓。
然而春季多风,出汗时毛孔张开易受风邪,进而诱发感冒,而且出汗多会导致体内津液流失,易外邪入侵。
故多穿衣物只需要做到“三暖、两凉”
即可,即背暖、肚暖、手足暖,头凉、心胸凉。
而且,春季的中午气温高,可以适当地减衣。
同样,秋天的“冻”
也不是要让孩子真的挨冻,只是不需要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
总之,“春捂秋冻”
一定要灵活掌握,不是一味地捂着或者冻着就行。
当然对于春季,如果天气晴朗,我们也应当多参加户外活动,少食生冷,忌食油腻的食物,才能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健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