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践迹:走别人老路,最终可能无路可走
banner"
>
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有的古本中,将本节和上一节连在一起。
孔子评价完颜回和子贡以后,子张问善人之道。
善人的境界可能接近于仁者,因而也可以理解为子张问仁。
善人之道以上的境界是圣人之道。
几乎没有当世之人到达圣人之道,因而子张不问圣人之道,而是问怎么能够到达比圣人低一点的善人的境界。
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践迹”
,踩前人的脚印。
孔子说不随大溜,不按照风俗来走,并不是别人怎么做,你也怎么做。
不要跟别人走到同样的屋子里去,从字面上理解是这样的意思。
后人对这两句话,有特别多不同的解释。
有一种解释是孔子赞同践迹,那赞同践迹的好处是什么?如果不践迹,就进不了房子,无法登堂入室。
如果你想做一个善人,最好是学着其他的善人怎么走,其他的善人怎么做,踩着他们的脚印,慢慢地就走到善人的境界上去了。
另一种解释是善人是不践迹的。
不践迹是一个好事,能够创新、不随大溜。
如果整个社会随大溜,就会出现很多糟糕的事。
这叫平凡之恶,像一个俗人一样跟别人争执,像一个俗人一样追求金钱,像一个俗人一样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这些世俗的手法,不要学它,就是不践迹。
但是这种状态也不算特别高级,没有到达圣人的境界,“入于室”
代表孔子心目中的更高的圣人境界。
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
我的理解是,孔子提醒我们要能够学会打破一些凡俗的套路,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需要跟别人走一样的路,得一样的归宿。
如果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走一样的路径,得到同样的成果,就像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样,这么简单就能达到,还是善人吗?我们可曾见过成长路径一样的善人?每个人条件不一样,很难走别人的路子。
这跟创业一样,别人创业成功了,你按照他的路子走,却很难成功。
你需要有一点特立独行,需要有自己的操守和坚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推荐我老公鑫扬笔伐新书超级螳螂进化系统我已经看了,很不错的天地灵气再度回归大地带着系统重生的徐白化身藤蔓遮天蔽日的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拥有无限进化靠...
...
战战兢兢的日向镜,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宝物 在宝蓝色的转生眼中,火影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