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书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子与好友玩闹(第1页)

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与好友玩闹

banner"

>

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这一段很有画面感。

曾经有人因为这段话而批判孔子,说孔子不尊重老人,因为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我见过一些有学问的老人家,耄耋之年了,我对老人家说:“您身体真是硬朗,这真是太好了。”

老人回答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是老人家自嘲的说法。

如果用这句话来批判孔子,那就是断章取义。

理解这句话,需要联系前后文。

原壤是一个方外之圣人,他不拘礼节,而孔子是方内的圣人,他要以礼教人。

原壤跟孔子是发小,原壤的母亲去世时,是孔子主持的葬礼。

在葬礼上,原壤竟然站在母亲的棺材上唱歌,有点像庄子鼓盆而歌。

孔子哭笑不得,但觉得原壤是老朋友,也拿他没办法。

有一天,可能是孔子去拜访原壤,也可能是原壤在孔子家门口等着孔子。

“原壤夷俟”

,就是原壤很粗野地腿岔开着坐。

古代人很讲究坐姿,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凳子,端端正正跪坐的姿势,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该有的样子。

原壤动作难看,孔子见到他就说他——

“幼而不孙弟(逊悌)”

:你小时候就不恭敬、不友爱,老打架。

“长而无述焉”

:“无述”

并不是没有著作,而是说没有什么好让别人说的。

这句话是说,你到这么大的年纪了,也没有做出什么可以称道的事情。

“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么老了还不死,祸害大家。

孔子“以杖叩其胫”

,“胫”

是小腿骨,这里是说孔子梆梆地打他的小腿。

在我的理解里,这个画面特别生动有趣,就是两个老头在玩闹。

因为两个人是发小,彼此很熟,更何况,孔子不是那么爱生气的人,更不会随意地打人、动粗。

“以杖叩其胫”

也就是玩闹性地随便敲一敲。

为什么后人会把它记录在《论语》中?因为场景太生动了,我们能够看到孔子在生活中的活泼样貌。

这样的描述很难得。

向一个人学习,只听他说的话,看他写的文章,和从生活中看他最真实、最自然的模样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孔子对自己的发小,唠叨了几句,骂了两声,还轻轻打了一下,我觉得这个场景是很亲切的,这是他们打招呼的方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