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家者以《雍》彻:孔子论礼乐之道
banner"
>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这三家又惹祸了。
这一次,孔子没有上次那么生气,他用了一个调侃的反问句。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他们几乎已经把持了整个鲁国的国政,而鲁君被架空了。
当时的周天子也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号召力极其微弱,诸侯几乎无视他的存在。
同样,东周的其他国家的国君也逐渐被架空,变成贵族掌权;再往后,贵族又被自己的家臣背叛。
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礼崩乐坏。
整个国家都完蛋了,都在以下犯上、伺机作乱,只要你手里有权有兵,就敢造反。
比如阳虎,只管着一座小小的城邑,也敢反叛。
中国古代人在祭祀上是非常讲究礼仪的,撤祭品的时候要放恰当的音乐。
《雍》出自《诗经·周颂》,必须是天子主祭,撤祭时才能够用《雍》来作为伴奏。
此时,鲁国的实际当权者是“三桓”
,他们并非天子,但在祭祀的时候也用《雍》作为背景音乐,再一次地僭越。
虽然他们根本不需要用这么高的规格,但他们非得用。
孔子念了一句《诗经》,是《雍》里的歌词,对方自然也很熟悉这句歌词。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相维辟公”
是说,那些公侯在天子之侧辅佐,端庄地站在天子旁边;“天子穆穆”
,就是天子庄严肃穆、雍容典雅的样子。
“奚取于三家之堂”
,“奚”
是“怎能”
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这种不遵守礼仪的场景怎么会出现在这三家的大厅里呢?
在这一段中,孔子用讽刺、挖苦的腔调讨论这件事。
为什么孔子从上一节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的大怒,变成了相对委婉的讽刺挖苦?这其中自有他的无奈。
即便如此,孔子始终还是坚持他所信的“礼”
,认为作为大夫,绝对不能够僭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推荐我老公鑫扬笔伐新书超级螳螂进化系统我已经看了,很不错的天地灵气再度回归大地带着系统重生的徐白化身藤蔓遮天蔽日的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拥有无限进化靠...
...
战战兢兢的日向镜,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宝物 在宝蓝色的转生眼中,火影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