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孤独是必然·
banner"
>
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孤独与永恒”
。
孤独其实是人生的常态。
最大的孤独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面对着永恒的自然、不朽的宇宙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们会感受到死亡的迫近,我们会获得一种终将逝去的悲哀。
张若虚说“江畔何人初见月”
,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是谁呢?“江月何年初照人”
,而月亮又在什么时候照见了第一个人呢?第一个问题问的是人类的起源,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宇宙的起源。
这里面其实有一种茫然。
当然更多的是失落。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的失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他在自然面前感受到的孤独是属于人类整体的孤独。
这种孤独感有一个庞大的谱系。
在他之前,在他之后,这种孤独和焦虑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们在第二讲里讲到怀古诗的时候,我们分析了很多意象,比如说鸟,比如说草木,比如说月亮。
这些意象构成了永恒的自然。
自然永远在那里,它就像一个参照系,而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在面对自然宇宙的时候,都会感到茫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每一个个体都是有限的。
如果个体注定要被时间遗忘,那么个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江月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等待的人,而在这个人面前,时间也会为之停留呢?
张若虚用的是“不知”
。
问题好像得不到回答。
他只能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那是不会停下的时间的河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推荐我老公鑫扬笔伐新书超级螳螂进化系统我已经看了,很不错的天地灵气再度回归大地带着系统重生的徐白化身藤蔓遮天蔽日的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拥有无限进化靠...
...
战战兢兢的日向镜,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宝物 在宝蓝色的转生眼中,火影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