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书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1(第1页)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1]

banner"

>

中国近代明确的新旧之分,即“新党”

、“旧党”

等群体认同词汇的频繁出现,大约即在戊戌变法前后。

在新政推行较早的湖南,新旧之分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末似已基本确定。

叶德辉在那年十一月的《与石醉六书》中,已开始大肆攻击梁启超在湖南传播公羊学。

他在后来刊印的信末按语中说:此信“为斯事辩难之始”

虽然他那时尚认为“旧党与新党,说到人情天理,固无有不合者。”

[2]但新旧两党的分野显然已出现了。

以今日的后见之明来看,戊戌变法前后湖南乃至全国的所谓“新派”

并不全新,他们对“新政”

的参与和接受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而“旧派”

也并不全旧,他们大都支持甚至提倡某种程度的革新。

但对当时人来说,新旧两党的人员分野基本是清晰的,新旧之争的存在也的确是时人的共同认知,故本文使用新派、旧派这样的词汇,主要指谓他们不同的群体身份认同,而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思想及行为上都截然对立。

可以说,到19世纪后期,中国朝野所谓“守旧”

,大致都不过是相对而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全国性语境中几乎已不存在真正纯粹的守旧派(详另文)。

当然,以近代中国思想社会发展的明显地区差异,也有可能存在一些区域性的例外。

过去不少人论及戊戌变法前后的湖南新旧之争,都要说到近代湖南区域文化的守旧与排外,这当然不是无根之谈,但也不乏迷思(myth)的成分。

而有些迷思,也就起源于最早记述这一事件的当事人梁启超在戊戌当年的著述。

[3]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的主流倾向究竟是趋新还是守旧?这是认识戊戌前后湘籍士人心态、观念与行为的一个重要基本因素。

本文即围绕这一问题,从湖南区域文化的一些特性入手,探讨这一特定区域文化语境对湘籍士人(亦偶及在此特定时段进入这一区域文化氛围的外来士人)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4]由于他们所思考、探索和因应的毕竟是全中国(而非湖南)当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即钱基博所说“其人为天下士,为事亦天下事”

[5],故本文的研究也希望能对理解整个近代中国稍有促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职场红人

职场红人

副乡长林小冬晚上偶然遇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受到骚扰,仗义出手,解救上司于危急之中,就在女上司即将以身相许时...

霸天战神

霸天战神

天脉大陆,以武为尊,强者至上。小侯爷陈少风本无忧无虑,一场订婚使他不得不走一条别样的道路。山海图,得惊世传承,筑霸道路,踏天脉,破天地,成就巅峰战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