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就是“盲人”
banner"
>
教育部有一个课题即“经济转型中的中小学德育”
,是我一个朋友、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陈会昌先生主持的。
他在调查中发现一个问题,全国70%以上的中小学老师对学生持否定意见,95%的老师认为今天的孩子不比过去,认为现在的孩子身上表现出自私、自我中心、高消费、不听话、没有理想等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倾向——如何评价孩子。
对孩子是否存在偏见,大人与孩子的对话态度、内容或形式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当前在中小学校园,老师对孩子是批评得多,鼓励得少。
调查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班主任能够经常鼓励学生,被鼓励的学生80%是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班队干部;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由此可见,大多数孩子较少得到老师的鼓励,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训斥。
父母对孩子也是这样。
当孩子考试后,一公布成绩,一看成绩不好,家家户户都大呼小叫:“你怎么学的,你好东西都吃哪去啦!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你这样将来就是扫大街的料!”
孩子一犯错闯祸,大人就说:“像你这样的将来就只能进监狱了!”
我有一个习惯,特别喜欢跟孩子聊天。
我在北京经常到学校跟孩子聊天,当然我对学校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校长老师要回避。
一次,我在北京一所小学五年级的班里,老师刚走,孩子们就热闹起来了。
孩子问:“叔叔,你知道我们老师有多凶吗?”
我说:“不知道。”
他告诉我:“我们老师满脸旧社会,总是阴着脸。”
另一个孩子说:“我们老师特爱发火,一发起火来就五官错位,紧急集合。”
我一听特别惊讶,“五官错位,紧急集合”
,成年人谁能用这八个字来描绘一个人发怒的表情呢?但今天的孩子却能。
同样,老师一句信任的话,一句鼓励的话,也能让孩子产生奇迹。
我常说,小学老师有时摸一摸孩子的脑袋,孩子就可能兴奋一整天。
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怎么看今天的孩子。
你有什么样的儿童观,你就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怎么样的理解。
如果你看不到孩子的变化,更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你就是教育上的“盲人”
,而教育上的“盲人”
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副乡长林小冬晚上偶然遇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受到骚扰,仗义出手,解救上司于危急之中,就在女上司即将以身相许时...
...
天脉大陆,以武为尊,强者至上。小侯爷陈少风本无忧无虑,一场订婚使他不得不走一条别样的道路。山海图,得惊世传承,筑霸道路,踏天脉,破天地,成就巅峰战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