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记
banner"
>
感谢叶飞、李西顺、刘华杰、张宁娟四位博士和我一起完成了这本师德读本的写作。
记得1998年,我正式开始大学教学生涯执教的第一门课程就是本科生高年级的“教师职业道德”
。
那时,我几乎阅读了国内出版的所有师德读本,但发现鲜有让我心动者。
我非常心疼地看到: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也和我一样痛心疾首,但是至今为止,关于师德的学术研究进展仍然十分缓慢,而偌大的中国,质量较好的师德读本寥寥无几的局面也尚未有根本的改观。
作为当局者,我们唯有尽力前行才能稍微心安。
本书只能算是我们几个人针对上述病态希望有所改变的重要努力之一。
叶飞和我一起完成了第一部分(即“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基础”
)。
这一部分的许多内容取自我的《教师伦理学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但叶飞博士在内容及形式的创新上都做出了重要尝试。
李西顺博士主要负责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规范”
的第二部分。
我只提议了有关“教学伦理”
“科研伦理”
“社会伦理”
的宏观构架,西顺能在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任务实属不易,其工作效率让我倍感欣慰。
刘华杰博士负责的附录部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国内最为完整的师德规范的“文本花园”
。
这不仅对广大教师的日常工作规范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也为读者批判性理解本书前两部分提供了优质的现实材料支撑。
此外,叶飞在协调编写组工作方面劳苦功高,叶飞、西顺在协助主编统稿工作上也贡献良多。
张宁娟博士在本书框架形成及最后修改环节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帮助。
本书的重要探索是初步建构了一个教师伦理的理论构架,并在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阐释上有所进步。
但是在技术规范与伦理规范的差异、伦理解释的深度等方面显然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巨大空间。
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四位博士都是我的同志(志同道合者)。
我们团队的工作如果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最重要的原因当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追求和纯洁的工作情谊。
我由衷希望本书的写作只是我们在师德研究和教学方面集体劳作的一个新的起点。
檀传宝
2015年1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副乡长林小冬晚上偶然遇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受到骚扰,仗义出手,解救上司于危急之中,就在女上司即将以身相许时...
...
天脉大陆,以武为尊,强者至上。小侯爷陈少风本无忧无虑,一场订婚使他不得不走一条别样的道路。山海图,得惊世传承,筑霸道路,踏天脉,破天地,成就巅峰战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