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尚仲衣
banner"
>
尚仲衣(1902—1939),笔名子钵,河南罗山人。
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年留学美国,原习医科,后改学教育。
毕业后,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曾任留美基督教学生会会长,1929年获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后任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校长。
1933—193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曾与陶行知(亦作陶知行)展开数次学术争鸣。
后专程拜访陶行知,经恳谈后两人成为好友,共同参与生活教育运动。
1937年任广西省立中山纪念学校校长,中山大学教授。
1938年被选为生活教育社第一任理事。
译有《苏联的科学与教育》等。
本卷收录尚仲衣《陶知行先生的黄色烟幕弹》一文。
1931年,陶行知以“何日平”
为笔名在《中华教育界》发表《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
1934年10月,尚仲衣以笔名“子钵”
在《大公报》发表长文《陶知行主义是中国教育的出路吗?——陶知行主义人口统制论之批判》,作者以反问的形式,共分9个部分对陶行知《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一文中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尚仲衣此文一出,引起学术界有关人口统制与中国出路的大争鸣,形成多个阵营,对此,陶行知发文《子钵先生捉虱子》予以回应。
此后,尚仲衣又发文《陶知行先生的黄色烟幕弹》,再度进行了回应。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陶行知在对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放了黄色烟幕弹,他列举陶行知所谓的三条中华民族之出路:“教人少生小孩子、教人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教人建立平等互助的世界”
,最核心的只是“教人少生孩子”
。
作者抓住陶行知“少生孩子”
这一观点,由此认为陶行知实质上是掩盖帝国资本主义压迫和非人民立场,并由此批判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沦为“现实社会的一种工具”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
关深凭借超人的智慧和高明的手腕,走向了为国为民的升迁大道。谋局只是手段,问鼎才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