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地铁艺人古典
banner"
>
在巴黎地铁卖艺,需要一个小牌牌。
小牌牌的颁发者是巴黎交通自主管理当局RATP,有了这个小牌牌,街头艺术家们就能合法在地铁卖艺啦。
每天上班看地铁艺人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在4号线站台旁边的有时是一个劣等电子小提琴手用自带的音箱伴奏,无精打采地看着路人匆忙的脚步,有意无意地在电子小提琴上拉两下;有时则是一个黑人兄弟**洋溢地敲着非洲的一种打击乐“巴拉风”
(Balafon)。
我是坚定的电子扩音反对者,所以我更喜爱黑人兄弟敲的巴拉风。
巴拉风的声音自然干净,节奏又是那么漂亮。
4号线倒1号线需要走一段长长的通道。
这段通道回响很好,于是早上经常有一位黑人大姐或者叫大嫂,在通道中间背靠着墙,把小牌牌放在前面地上,无比投入地唱歌。
没有任何伴奏,风格近似中世纪圣咏的单旋律。
她的投入精神每次都让我非常感动,可惜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每当听到她挤压出不自然的音时,我就很难过。
不知道算不算职业病,听到声音会去想这个声音的特质、声音主人的乐感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到了下班的光景,地铁里的音乐家们便换班了。
其实他们确切什么时候换班我也不清楚,反正早晚看到的都不一样。
据说有一位中国演奏笛子还是什么乐器的大行家,以前是某国字号乐团的乐手,某次访问的时候就偷着留下来了,如今在地铁卖艺为生,兼参加华人社团春节堂会。
我只有一次隐约听到过声音,但未见过其人。
在结尾处言归正传,隆重推出本文主题—地铁古典小乐团,原文名字叫“Classiquemétropolitan”
。
根据后来的搭讪,得知他们主要是学生,也有部分专业人士,这个小乐团大概十几个人,全部是弦乐。
“地铁古典”
可以说是地铁里最成功、吸引人最多的,当然,前面琴盒里的欧元硬币也最多。
这么一个小规模的弦乐组还是能奏不少有趣的东西的,比如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啦、一些最好听的经典名曲啦。
经常在1号线换4号线处的小空地上看见他们,周围川流不息的人群、急匆匆走过的身影和充满好奇、驻足聆听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地铁里其实很吵,但他们的演奏仿佛让地下的方圆十几米都变安静了。
下班的钟点没有上班时的睡眼惺忪赶时间,疲劳的人们经过时无论是否驻足,你都会感到笑意和温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副乡长林小冬晚上偶然遇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受到骚扰,仗义出手,解救上司于危急之中,就在女上司即将以身相许时...
...
天脉大陆,以武为尊,强者至上。小侯爷陈少风本无忧无虑,一场订婚使他不得不走一条别样的道路。山海图,得惊世传承,筑霸道路,踏天脉,破天地,成就巅峰战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