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书库

舍勒文集: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作者:(德)马克思·舍勒更新时间:2025-11-24 10:31:02

舍勒认为,就认识的全部发展史而言,人们都是先对认识对象产生爱或者恨,之后才通过知性来对它们进行认知、分析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对于所有各种理论认识和思维来说,还是就所有各种实践立场而言,爱和恨在情感行为的集体范围内都是最原初的行为方式,它们还使理论生活和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并且能够使这两者永远保持统一的状态。本书选取作者论述羞感、懊悔与怨恨的精彩文字,使大家对此话题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 舍勒文集: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舍勒文集: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关于羞感的残篇

形象和他者形象羞涩与自尊心、懊悔、宗教认可 就像植物从光透照不进的大地深处吸收养分,它那赋有吸收功能的根部需要黑暗,一如叶子需要光明;我们灵魂的存在似乎也有只是在黑暗中生长的根底,以及清醒和光亮,在此,一切区别明显,互相映衬。只有光亮或只有黑暗,对灵魂及其成长都是不利的。 羞涩肯定不只是非价值意识的结果。虽然在“为某事感到害羞”时,始终存在着一种非价值态度。只要性羞感是对我们的存在在种属上的动物性的抑制和掩盖,无价值态度就同样存在于性羞感中。羞涩伴随着自我意识、个人意识和个人的价值意识发展起来,它是感知到这些意识与我们的种属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在儿童的灵魂生命中,羞感的发展也表明了这一点。儿童因自己的破衣裳,但也因显眼的新礼服和太好的分数而“害羞”。在这里,羞感似乎...

热门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