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书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封建官僚制度的确立(第1页)

封建官僚制度的确立

banner"

>

公元前221年开始,秦王朝开始在全国推行封建官僚制度,以适应新形势,加强中央集权。

秦王朝的中央政权是原秦国的中央政权的延续和扩大,但官职的名称和权力有许多变化。

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央设立负责政务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为百官之长,其职责是协助天子处理全国的政务和事务,丞相使用的相印为玉石所制,上面的印钮为金制,所以称“金印”

官员上朝时官印要放在袋中用一丝带系于腰际,丞相用的丝带为紫色,所以称之为“金印紫绶”

;秦朝的丞相为左、右两位,左丞相的地位高于右丞相。

太尉是辅助皇帝以参理武事,同样也是“金印紫绶”

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工作,同时又要辅助丞相处理政务,为“银印紫绶”

金错阳陵虎符(秦)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习惯上称为“三公”

三公虽然有分职,但相互牵制。

如:丞相虽是百官之长,但其仅负责民事,军事由太尉管理;太尉虽管军事,但并不直接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兵权,发兵权归皇帝;御史大夫虽然地位比丞相和太尉低,但由于他负责监察百官,同时又负责协助丞相处理政务,所以对丞相和太尉都有所牵制。

三公互相牵制的结果,使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在三公之下,设有一些分受具体事务的官员,一般称之为“九卿”

,其实不止此数,其中主要有:负责宗庙礼仪的奉常,负责皇帝禁卫的郎中令,负责皇宫守卫的卫尉,负责京城防卫的中尉,负责皇室车马的太仆,负责皇室财政的少府,负责宫室修葺的将作少府,负责宗室亲属事务的宗正,负责全国司法的廷尉,负责全国财政的治粟内史,负责民族事务的典属国等等,九卿都分别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和属僚。

三公和九卿都可以参加商议国家大政和决策。

商议中,群臣各言其是,最后由皇帝裁决,颁布诏令,分头执行。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秦)

此外,秦还在中央设立了由那些博闻强识、通古达今、有理论学说为基础,又辅以渊博见闻的人担任的博士官,充当皇帝的参谋或顾问,也参加议政。

秦王朝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之久而没有大的改变,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它不仅改变了世袭制,而且取消了“食邑”

“食封”

制,并规定了各级官吏的俸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