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书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郡县制的推行(第1页)

郡县制的推行

banner"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决定对国家全面施行郡县制行政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郡县制度。

最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后,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制的调整,总郡数最多时曾达到四十六郡。

郡设郡守,郡守之下有郡丞、郡尉、监察史等。

郡下设县,万户人口以上为大县,设县令;万户以下为小县,设县长。

县令或县长之下又设县丞和县尉,也与上级政权一脉相承。

县以下以乡、亭、里为单位。

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并设各级官员加以管理。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秦十二字瓦当

其实,早在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国就建立了以“告奸”

为目的的“户籍相伍”

制度。

后来商鞅规定,不论男女,出生后都要列名户籍,死后除名;还“令民为什伍”

,有罪连坐,秦律载明迁徙者当谒吏转移户籍,叫作“更籍”

秦王政统治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公元前231年,令男子申报年龄,叫作“书年”

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作“傅籍”

书年、傅籍,是国家征发徭役的依据。

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

,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

土地载于户籍,使国家征发租税有了主要依据。

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户籍制度也就远远超过“告奸”

的需要,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

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

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

爵级载在户籍,所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的凭证。

实际上,郡县制并非秦始皇所开创,只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时,才实现了它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才成为整个国家法定的行政制度,所以才称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县制管理便已在一些诸侯国家中萌生了。

秦国在统一全国前早已开始在国内设县,并从公元前324年秦攻楚汉中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开始,创立并逐渐采用了郡制,到统一六国为止,秦国已先后设置了巴郡、陇西郡、北地郡、蜀郡、南郡、九江郡、齐郡等十几个郡。

县制之后又设郡制,使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又多了一个层次,中央集权就更加巩固了。

秦夔凤纹大瓦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